让孩子“玩出一片天”,也许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天
摘要:记得在那堂周三的数学课前,我站在教室窗边,望着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不由得想起上周家长会后周妈妈对我说的话:“黄老师,我家小宇太贪玩了,上课总是不专心,您能不能…… |
记得在那堂周三的数学课前,我站在教室窗边,望着操场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们,不由得想起上周家长会后周妈妈对我说的话:“黄老师,我家小宇太贪玩了,上课总是不专心,您能不能多管管他?”我点点头,目光落在第三排那个瘦小的身影上——周小宇,一个总爱在课本空白处涂涂画画、课桌里藏着各种纸制小玩意儿的男孩。
“同学们,请把数学课本翻到第56页。”我走到讲台,开始上课。大部分孩子迅速翻开书本,只有周小宇低着头,不知手里鼓捣着什么。
“周小宇!”我提高嗓音。他猛地抬头,慌乱中一个纸青蛙从桌缝掉到了地上。教室里立刻响起几声窃笑。我走过去捡起那只绿色的纸青蛙,不得不承认他折得很精致,连眼睛和背上的纹路都栩栩如生。“上课时间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折纸的。”我板着脸把纸青蛙没收,放进了讲台抽屉。下课后,教室里一片喧闹,嬉笑声此起彼伏。我却一脸严肃地叫住了周小宇:“来我办公室一趟。”他微微一怔,原本洋溢着笑容的脸瞬间黯淡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慢吞吞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拖着脚步朝我走来。
他站在我面前,双手局促地揪着衣角。看着他的样子,我忍不住叹了口气,翻开他的作业本,眉头紧紧皱起:“这是第几次了?上周是纸飞机,前天是纸船,今天又是纸青蛙。”我把作业本摊在他面前,指着上面的错题,语气中满是无奈和责备,“看看你的数学作业,这么简单的题错了三处,都是粗心大意的原因。”他低着头,不敢看我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仿佛要把自己藏起来。我继续问道:“你妈妈说你回家就躲在房间里折纸,作业拖到很晚才做,是这样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声音细如蚊蚋:“我……我喜欢折纸……”
“喜欢可以,但不能影响学习。”我又无奈地叹了口气,思考片刻后说道,“这样吧,从今天开始,每天放学后你留下来半个小时,我监督你把作业完成再回家。”
他猛地抬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可是……今天放学后我要去……”
“要去干什么?”我紧紧追问。
“没……没什么。”他又低下了头,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失落和隐瞒。
放学后,我正收拾教案,等着周小宇过来写作业。突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周妈妈怒气冲冲地拽着周小宇的胳膊冲了进来。“黄老师!您看看这个!”周妈妈气呼呼地把一个塑料袋摔在我的桌上,袋子里十几件折纸作品散落出来。有展翅欲飞的鹤,有昂首挺胸的马,还有一条复杂的中国龙,一看就知道花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
“我在他书包里发现的!他骗我说要留校补习,其实是去少年宫参加什么折纸兴趣小组!”周妈妈气得满脸通红。
“妈,我错了……但今天是老师教折龙的最后一步……”周小宇抽泣着,声音带着哭腔,试图解释。
“还狡辩!”周妈妈根本不听他的解释,突然伸出手,一把抓起那些折纸作品,在我还没来得及反应时,几下就撕烂了。
“不要——”周小宇大声哭喊,整个人像失了魂一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慌乱地试图拼凑起那些纸片,泪水不停地顺着脸颊滑落。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周小宇绝望的哭声和那些精美的折纸作品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交替出现。我们是不是太武断了?只看到他因折纸而影响了学习,却忽视了他在折纸中展现出的天赋和热情。也许,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了解他。
第二天一早,我拨通周妈妈的电话,提出想去家访。电话那头的周妈妈有些惊讶,但还是答应了。放下电话,我知道,这将是一个重新了解周小宇,帮助他平衡梦想与学业的契机。
我非常期待这次家访,希望可以为周小宇找回那被撕碎的梦想翅膀,让他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周六下午,我如约来到周小宇家。周妈妈热情地招待我,却不让儿子出来见面。“他在房间写作业,我罚他一个月不准折纸。”她语气坚决。
“周妈妈,其实我想和小宇聊聊,关于折纸……”周妈妈皱起眉头:“您不认为他这是玩物丧志吗?”
“我……我想了解更多情况。”我坚持道。
最终她勉强同意让我见周小宇。推开他的房门,我惊呆了——墙上贴满了折纸作品,床头还挂着一串五彩缤纷的纸星星。这哪里是一个贪玩孩子的房间,分明是一个小艺术家的工作室。
周小宇局促地站在书桌前,桌上摊开的作业本旁放着半成品的折纸孔雀。
“这些都是你折的?”我指着墙上那只几乎和真鸟差不多大小的纸凤凰问道。
他点点头,眼睛亮了起来:“用了两百多张纸,整整折了三个星期。”
“你……跟谁学的?”
“开始是看视频自学,后来又去图书馆看折纸类的书,去年开始参加市少年宫的折纸兴趣班。”他声音越来越小,“但妈妈不让我去,我是用自己的压岁钱偷偷报名的……”
我拿起桌上的一个笔记本,翻开发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折纸的步骤和心得,有些旁边还画着精确的几何图形和角度计算。这哪里是简单的玩耍?这分明是一项“痴迷”的研究。
离开他家前,我对周妈妈说:“您知道吗,折纸其实与数学密切相关,特别是几何学和拓扑学。日本有位折纸大师的作品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于卫星的太阳能板设计……”
“可他的成绩在班里只是中等水平,再这样下去……”周妈妈打断我。
“给我一个月时间。”我突然说,“让我试试把折纸与他的学习结合起来。如果他的成绩没有提高,我就不再干涉。”
周妈妈虽然将信将疑,但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在数学课上有意加入了折纸元素。教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们折纸蝴蝶;学几何角度时,我用折纸演示各种角的变化。课上,周小宇的眼睛亮得像星星一样,他不仅迅速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更让我惊讶的是,他的数学作业质量也突飞猛进,那些曾经总是出错的几何题现在几乎全对。一次课间,我问他怎么突然开窍了。
“因为……现在我能在脑子里‘看见’那些图形。”他腼腆地笑着,“就像折纸前我能想象出成品一样。”
一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周小宇数学考了95分,从班级中游跃升至前十名。我把成绩单交给周妈妈时,她难以置信地反复查看,“这……这真是小宇考的?”
“千真万确。”我笑着说,“您知道吗,麻省理工学院有个专业叫‘数学与折纸工程’,世界上不少顶尖科学家在研究折纸在医学、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周妈妈沉默了很久,最后轻声说:“也许……我该让他继续参加那个折纸兴趣小组?”
转机出现在今年五月。全市青少年创意大赛开始报名,我鼓励周小宇凭折纸作品参赛。他花两个星期制作了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棵近一米高的纸樱花树,树上有近百朵樱花,每朵都能开合,树干上还盘着一条鳞片分明的纸龙。
比赛那天,周妈妈第一次亲眼看到儿子在评委面前自信地讲解作品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工程构思。当评委们惊叹于这个11岁的孩子对黄金分割比例和立体几何的理解时,她的眼睛湿润了。
“周小宇获得了市级一等奖!”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整个学校。他站在领奖台上的照片被贴在校门口的光荣榜上,曾经那个被批评“就知道玩”的男孩,如今成了学校的骄傲。
颁奖典礼后,周妈妈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说:“黄老师,谢谢您!如果不是您,我可能会一直扼杀他的天赋……”
我摇摇头“:也是您愿意打开心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那天晚上,我在教育日记中写道:“我们总是急于把孩子塞进预设的成功模子里,却忘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密码。玩耍并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当一双手折出振翅欲飞的纸鹤时,谁能说它不能托起梦想呢?”
现在的周小宇终于可以不用再偷偷摸摸地折纸,他的书桌整齐摆放着各种专业工具和纸张。妈妈也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甚至开始学习基础折纸,只为能更好地理解儿子的世界。
而我,作为老师,则学会了用更开放的眼睛看待每个爱玩耍的孩子。因为在他们的玩耍中,可能正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创意火花。让孩子“玩出一片天”,也许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蓝天。(文中人物系化名)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