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潘流春:扶贫路上,不负韶华
摘要:参与扶贫工作以来,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尽职尽责。回想这两年时光,感受很深。 想起当初的选择,驻村的经历,心中有梦,不负韶华。 2018年7月,响应组织号召,我写申请驻村参与…… |
参与扶贫工作以来,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尽职尽责。回想这两年时光,感受很深。
想起当初的选择,驻村的经历,心中有梦,不负韶华。
2018年7月,响应组织号召,我写申请驻村参与扶贫工作,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能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更是热爱农村、关注三农,知晓百姓事,又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当时我还在学校工作,领着县内其它学校教师羡慕的薪水,小孩刚满月,又认真复习备考硕士研究生,面对这样的情况,申请驻村之事遭到父亲的不解。
2019年3月,收到教育局办公室转发县委组织部关于驻村工作通知,心里十分兴奋。我认真跟父亲阐述自己的观点:我去农村一线锻炼,不能留下遗憾,因为贫困将在2020年消除,我们县也将突破历史,摘掉贫困标签。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从小接受学校的教育,深受共产主义理想的影响和启示,这是我对伟大理想信念的追求开始。
随后,我同其它驻村队员一样,在县人民大会堂学习国家省州县的扶贫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听取瓮安县镇村三级一把手分享各自岗位工作经验后,带着生活和工作用品到农村驻扎,开展扶贫工作。
驻村后我用一段时间熟悉网格农户情况,每到一处都画好地图、标记房屋位置、备注户主姓名,网格内的大小老少皆认识我。紧接着开展扶贫工作,参与脱贫战场。几乎每天都有材料上报,各类材料的收集,各类事件的处理,各类检查的准备等。
每天忙着的工作都是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加之饮水、就业、产业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政策落地开花,与群众不是一家人更胜一家人。扶贫工作前后群众、乡村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9年,我们先脱贫,比预定提前一年脱贫,虽然很累很疲惫,可是看到群众的变化,心里感到很欣慰。
后来,遇到了和蔼可亲的刘主编,遇到了语参,遇到了贵人。在语参里读到了全国优秀老师的文章,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还可将自己对工作生活的感悟和对亲人的思念写出来在语参平台发表。
我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因为热爱文字,所以我写下了很多扶贫事,记录了很多感人细节,宣传了地方民族风俗和产业,努力追求梦想……
凭借自己的努力,我后来有幸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在疫情严重特殊环境下,学校进行网课教学,我在扶贫工作的同时,利用晚上时间,认真学习网课,完成学习任务,有时看书到深夜,继续着自己理想的追求,充实自己。
心中有梦,便有了追求,梦想最终会开出花来。作为老师,我却申请到农村前线去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到精致细致,办惠民利民实事。
守初心记使命担责任,努力奋斗,锐意进取,书写时代华章,不负韶华!

作者简介:潘流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猴场独立示范性实验学校数学教师,县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先后在教育系统多岗位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用真情书写当代教师职责。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