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进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时间

摘要:慧育在线/慧课学: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未来。 湖北,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武汉,创新能力高居全球第13位。 5月11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倒计时第三天,武汉市主干道上中……

640

  慧育在线/慧课学: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未来。

  湖北,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武汉,创新能力高居全球第13位。

  5月11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倒计时第三天,武汉市主干道上中英文双语道旗迎风飘扬;省内许多高校、中小学校园、各大场馆跃动“数智蓝”。

  一场举世瞩目的会议将在荆楚大地上演。

  荷兰、英国的院士们来了,欧洲科学院院士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雅典国家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们来了……中外专家、学者正从全球各地奔赴这片热土,共商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图景。

  这一世界级盛会为何落户湖北,吸引了全球目光聚焦?

640 (1)

  5月11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召开前夕,相关宣传海报已挂满武汉街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实习生 李昕蓉 摄)

底气:全球“朋友圈”跨越山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新世纪以来,全球掀起数字化浪潮,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方向。湖北,以“敢为人先”的开放姿态,抢滩布局。

  抵汉嘉宾中,不少专家学者早已与湖北结缘,关注并参与湖北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希腊雅典国家科技大学造船与海洋工程系副教授尼古拉斯·P·文提科,长期以来从事海事安全、风险评价、海洋污染防控、应急救援、事故概率风险分析等研究,曾在武汉理工大学作智能船舶应用讲座。

  同样首批抵汉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工智能系教授、网络学院院长弗兰克·范·哈梅伦是欧洲科学院院士、阿姆斯特丹数据科学中心创建者,主持了全球著名海量知识处理项目。他与同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工智能系终身教授黄智生,与武汉科技大学已有十多年的合作,频繁往返于阿姆斯特丹与武汉。

  2017年,两位教授推进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大数据中心(ADS)和武汉科技大学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在医疗大数据方面的合作研究,并以联合指导和开设国际化课程等形式为武汉科技大学培养青年学术骨干。2021年,两所学校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获得批准。

  作为国际公认最著名的逻辑、语义网与知识图谱专家之一,世界顶级语义网技术专家弗兰克·范·哈梅伦,看好我省不少项目。他对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的相关研究十分感兴趣,希望能共同加快临床实践指南制订及可计算机化进程与落地转化。

  新赛道,新行动。近年来,我省对外交流的“开放度”持续提升。“长江—密西西比河”中美青年圆桌会;华中科技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武汉科技大学作为全国唯一地方高校代表,赴西班牙参加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会并作主题发言;南非高等教育与培训部部长专程到访湖北,希望加强合作交流;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在东南亚、非洲举办“荆楚工坊”,推进“教随产出、随企出海”;武汉外国语学校入选外交部“驻外使领馆智慧阳光学校合作学校……”

  一项项交流合作,让湖北教育在国际教育舞台崭露头角、大放异彩,促进知识共享与学术创新,培养国际化人才,也给了湖北办好盛会的底气。

追逐:教育数字化位居全国前列

  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

  2022年,我国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教育大省的湖北,从乡村到城市,从普教、职教到高教,春江水暖,先行先试,成为全国首个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省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省份。

  11日,在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已为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搭建好观摩现场,向全球展示我省高等教育的数字化教育成果。

  现场,“天问”“小天”“麒麟”……机器人天团引人注目。工作人员摊开手掌,“小天”读懂手势向前行走,握住拳头,“小天”会意停下脚步。湖北珞珈实验室教授郭迟介绍,人形机器人“小天”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时空智能赋能人形机器人,通过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使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意图并实现人机对话。同时,利用北斗导航和室内定位系统,机器人的定位精确到厘米级,更加精准。“天问”则有一双灵巧的手,可自由抓取物品。

  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李淼告诉记者,“天问”从底层逻辑到整机设计,都有武大学生的参与,深度融合不同学院的优势学科,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杨丹介绍,联合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众多国际组织对教育数字转型的探索日益活跃,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发布了《全球数字契约》,强调数字技能和终身开展数字学习的重要性,提出要制定和支持国家数字技能战略,完善教师培训和教育课程,支持开展高质量和包容性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和研究。

  新赛道,新成就。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硕果累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区域和学校激活率全国均排名第一;数字赋能教学全面深化,上线各类资源210余万个,服务师生超1100万人次;全学段数智教育方面,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科技相关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地方和校本课程,在高校设置数字技术相关专业48个、专业点649个,成立湖北人工智能学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赋能各类人才培养;在教育数字化支撑保障方面,建成一批全息互动课堂、人工智能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湖北教育大数据中心,形成“数字底座+公共平台+教育应用”的数字化体系。

  “教育强国,湖北何为?”“支点战略,教育何为?”改革潮涌,击鼓催征。笃行不怠,勇挑重担。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站在时代潮头,湖北必将交出厚重的答卷。

1443-25050Z93625964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湖北省教育厅,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