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替代的经典
摘要:无可替代的经典 正阳县第一实验学校六(1)班 陈可馨 指导老师:王二娟 87版《红楼梦》推出后人们的心中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87版《红楼梦》能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在对比了新…… |
无可替代的经典
正阳县第一实验学校六(1)班 陈可馨
指导老师:王二娟
87版《红楼梦》推出后人们的心中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87版《红楼梦》能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在对比了新版《红楼梦》之后,这个疑问在心中逐渐解开了。
在其他剧组三四个月拍完一部戏的时候,87版《红楼梦》光剧本就雕琢了三年。书里一闪而过的十里街,是民俗专家邓云乡先生抠书式还原的,版画是邓云乡先生问朋友借来的清代版画。在拍摄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导演没有采用面部大特写,而是选择用纤纤玉手来引入,化妆师杨树云觉得作为名门闺秀,林黛玉的手应是指如削葱根。让观众看到这双手以后,就能想到有这么一双手的人应该是长什么样的脸。
在那个没有手替的年代,彩妆也很匮乏,杨树云就在手上抹上护手霜,然后用定妆粉一层一层拍上去,花两个小时只为一个镜头。黛玉的眉毛也愁坏了化妆师,因为林黛玉最大的特点就是罥烟眉,翻阅了很多书籍都没有找到对罥烟眉的描述,直到看见曹雪芹的好友写的一首诗:“遥看丝丝罥烟柳” ,“罥烟”两个字终于找到了。然后就决定给林黛玉画一个八字眉,当时陈晓旭不喜欢这个眉毛,但一照镜子后,眼泪突然在眼眶中,说:“我怎么看我这么可怜呢?” 剧里的每个人物都像真的从书里走出来的一般。
陈晓旭从小就爱写作,最喜欢黛玉,细细拜读她的每一首诗。在18岁的时候《红楼梦》全国选角,陈晓旭毛遂自荐写了长信,把自己对黛玉的理解,还有自己14岁时写的诗寄去。面试的时候导演问她记不记得妙玉的判词,她对答如流。成功选上后在剧组进行礼仪教习培训三个月,拍摄的三年中深入人物、锻炼形体。之后在北大光华演讲谈到对黛玉的理解,如果让她来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绝不会让她带着爱与恨离世。书中说她要用她一生的眼泪来还贾宝玉对她的这个灌溉之情,所以她西归以后,她一定会觉悟,因为她的心愿已经了了,她带着一种解脱的心又回到了天上。通过陈晓旭的言谈,好像看到来自现代的陈晓旭和来自另一个时代的林黛玉达成了一段共识,她是真切的共感着黛玉,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黛玉。
而现在一些演员,却把黛玉当做玩梗糊弄过去。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路演中,有观众问林黛玉主演张淼怡两个问题,第一个:当黛玉携巨额财产从扬州奔丧贾府,此时她却听闻表哥表嫂在算计这笔遗产,你会怎么做?她说:“我会先把它花光。” 第二个问题:在知道自己心上人宝玉要结婚了,但新娘却不是自己时,你会怎样? 而她却唱了起来:“感谢你特别邀请来见证你的爱情~” 难道你不应该说:“宝玉,你好狠的心。在你的喜日,让我一人回天上。”
陈晓旭是真的从心里欣赏黛玉,因为黛玉看到落花,能知道花也是有生命的。陈晓旭说:“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女孩,她把花当做生命一样的尊重,她把它像人一样的对待。” 而新版主演对黛玉的理解却是:嘴上有些尖酸刻薄,比较离经叛道、特立独行。87版《红楼梦》导演觉得陈晓旭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漂亮,但她宁可要她的气质。但换上装扮后全剧组都看傻了,陈晓旭身上那种清冷脱俗的气质是无可替代的。新版却把我见犹怜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变成了现代人口中的“甜妹”。对比下来只能说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有原因的。
以前我们只觉的林黛玉是在“阴阳怪气”,事实送花的真正原因是周瑞家的奉命给姑娘们送宫花,出门前薛姨妈交代了顺序,先给三春再给黛玉每人两支,最后给熙凤,因为她是最后所以给她四支。黛玉住得远,周瑞家的为了自己方便,打乱了顺序最后才给黛玉送。可黛玉是未出阁的女儿,也是贾府的客人,周瑞家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轻视她,她问:“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都有?” 这么问是在打探缘由,贾府的东西若是单送自己的,日后是要还人情的。“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 周瑞家说,没想到被人轻视了还发的脾气,让大家知道自己虽然寄人篱下,但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所以林黛玉并不是柔弱的代名词,豪门显贵培养出的千金,自然内心坚强有威严。
87版《红楼梦》,这部作品像一位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的巨人,无人能够超越,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神来之笔,是能让一位演员入戏一生的,无可替代的经典。
总评:表述自然流畅,生动展现了87版《红楼梦》的创作故事,如描写化妆师为黛玉画眉的过程,画面感十足;在对比新版时,言辞虽犀利却不失理性,体现出小作者清晰的思路和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真棒!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