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年华 | 袁文章:纸玫瑰的春天(组诗)
摘要:不想提职称,并非不理解高级的含义 你一味强调课本,作业和试卷 强调高考,远方和梦 你组合它们。而它们 刷新我 三年的压缩包全部打开 刚好摆到一张通知书的边线 我网购车票测量…… |
不想提职称,并非不理解高级的含义
你一味强调课本,作业和试卷
强调高考,远方和梦
你组合它们。而它们
刷新我
三年的压缩包全部打开
刚好摆到一张通知书的边线
我网购车票测量
不觉得长,只觉得宽广
多希望赞美节日的歌词也能赞美你
不,应该是我自己唱一曲劲歌
预防移栽到师大后的寂寞
如果所有光芒能够通用
我将把阳光植入夜晚,替代烛光
不为酬谢,只为再清晰地凝视你一次
如同聆听最初的教诲
不说奉献,不说神圣。于您
生硬的拔高更像是折磨之后的折磨
我的感恩只能是传承,把讲台虚化为连词
在你离去之前——
衔接种子与果实,黑发与暮年
每次填表,都不肯直面第一学历那栏
犹如少妇羞言前夫是个矬子
学生们不在乎。对于他们来说
要解决饥饿,手中热腾腾的窝头
要比油画里的奶酪实用
相反,不少人探询我母校的现状
个别甚至流露出想报考的天真
有谁知道,那座冶炼少年心性的熔炉
早已沦为自怜的遗址
或许,正因为浸满了一代人的喜悦和酸楚
中师文凭,迟迟不肯褪去浅陋的大红
仿佛一筐从乡野提取的黏土
临时烧制成砖,砌一道
比长城更紧迫的长城
阻住
中国教育风沙弥漫的危机
中师毕业。十八岁,教小学
三年后初中,而后高中
白驹过隙。三十余年时光
一杆粉笔未道尽隐忍
从一张文凭跳到另一张文凭
只为巩固一个讲台的优势
好在台下络绎的学子
毫无例外秉持敬畏的单纯
如曲解一则成语,一步一台阶
把讲台认作难以逾越的高峰
这望文生义的差错
轻易化解了
我立足山顶时渺小的苍茫
我见过这样一根竹子
立身在多年前的操场上
为开始发育的小学示范高度
国旗在耳畔呼啦啦地飘
云朵白得快乐,天空蓝得纯情
我也见过这样一批毛竹
下岗后走进蔬菜大棚
在中年的断崖上筑路
三十多节疼痛勒出三十多节自警
每一棵蔬菜都以之为偶像
端端正正地绿,从不举重若轻
我曾推心置腹,与之谈及锋芒
谈及凌云之志与少年老成
这些不同血缘的兄弟
一个个神情茫然,空洞得
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是西汉时的张骞从西域引进的
专家的考证言之凿凿
中国从夏朝已开始培植
导游的解说头头是道
是该紧跟权威的论调
还是该信奉鲜活的注脚
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透明玻璃后的一撮炭化问题
染黑了我的思考
也许,一个开了千年的国际玩笑
将要在教科书里画上句号——
史料不是调料,真相有待推敲
但标签上赫然的文字
比葡萄本身入味
一下子酸透了我的细胞
第一次收到玫瑰,第一次有女孩儿
借一束花归还内心的温暖
你很棒!随口道出的三个字
竟为她支起了一架走下绝望的梯子
那“棒”字,因泪水润泽
发芽,抽枝,开花
出落成一束春天的问候
可装饰情人节,也可附丽教师节
多好呵,万能的玫瑰
一朵又一朵,除了代表爱还是代表爱
暗淡的日子从此红彤彤的
签收的惊喜,开始陪一束真诚怒放
纸质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敢说,任意喊出一个芳名
都可以释放
卡在纤维里的香气
作者简介:
袁文章,封丘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缪斯女神的追求者,30余年痴心不改。中学时代开始发表诗文,诗风属于顽固的传统派。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千余首诗歌在网上流传,多首诗歌获奖并入选《中国好诗》。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