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芹:疫情居家,家长孩子沟通如何掌控情绪
摘要: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居家网课,那么居家网课学习的熊娃和居家工作的家长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下面一个真实的案例,和大家共享…… |
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居家网课,那么居家网课学习的熊娃和居家工作的家长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下面一个真实的案例,和大家共享!
家长:赵老师,你好!
师: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你。
家长:我们家孩子上五年级了,在疫情居家期间,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师:是遇到什么事了?
家长:我俩每天都掐架,我一天都恨不得揍他两顿,太不自觉,太不听话。就刚才,我一看马上到上网课时间,我让他关了电视,提前准备一下,一遍,两遍,三遍就跟没听见一样,我一着急,就直接把电视关了,这可好,他还生气了,蹦着跳着说我不该关电视,说电视节目马上就结束了。他还使性子,进房间把他门都反锁了,咋喊都不开,这马上就开始上课了,哎!愁死我了!这该咋办呢?
师:不要着急,我非常理解你。你们这是在疫情期间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的一个很正常的反应,不要过于担心。
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本身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二是疫情居家期间我们家长的身份发生了改变,而我们一时没有完成角色改变,我们从之前的物质喂养转变成“生活习惯培养师”和“学习助教师”,比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家务劳动习惯等,同时还兼任孩子居家学习上的“助教”。在如此集中的时间里,很多问题都暴露并被有些放大了。所以,我们很多家长就管理不好我们的情绪了,沟通就会出现问题,矛盾就由此而来了。
家长:听你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我们家里人的负面情绪好像都挺大的。我和他妈也是,一说话就容易吵吵,家庭氛围确实不好。那我该怎么办呢?
师:我们要做到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表达,比如,就你刚才说的,你和孩子的冲突问题。当孩子锁上门以后,你是怎么做的呢?
家长:我很着急啊!就对着门喊:你给我打开,长本事了,还敢锁门,看我一会儿怎么收拾你。
师:结果怎么样?
家长:不开呗!还边哭边说自己不是亲生的,我一点都不爱他。
师:你看,你刚才就是带着情绪在表达啊!你可以告诉他,孩子,你这样做,爸爸很伤心。我知道你也不开心了,你看我们来商量一下,我们怎么说,我们双方都可以接受呢!你感觉这样说,孩子听了怎么样?
家长:我心平气和了,他是不是就不会哭和吵闹了?
师:下次你可以试一试。心平气和地去表达你的情绪,你的想法和你期望他做到的,而不是控制和恐吓。
家长:听你这么说,我好想明白一点了。可有时候一些事,我第一遍说的时候,还可以心平气和,第二遍强压怒火,第三遍就控制不住了。
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过三”原则,话不过三,事不过三,时间不过三。
师:我们跟孩子在表达沟通的过程当中一定记着,你说的话最好不要重复三遍,重复三遍以后就是反作用引起逆反,说话的时间不要超过三分钟,超过三分钟也会迎来情绪的累加,还有对孩子讲事只讲一种,千万不要超过三件事,超过三件事等于没说,所以智慧地处理好沟通,我们就不是河东狮吼了就可以和言细语了。
家长:你讲得我听懂了,可在家里我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我具体该怎么办呢?
师:我可以给你几种方法,你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哪一种更合适。
家长:太好了!
师:当事情发生了,先不要急着去处理,深呼吸问自己三个问题:1、大不大?这件事真的很大吗?会失去生命吗?这个世界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不要生气了。2、高不高?我刚才说话的声调高不高?歇斯底里的发飙可不是有素质的表现。3、美不美?我刚才说话的样子美不美,毕竟发脾气都是很丑陋的,我可不能在孩子面前这么丑,他要随我,可咋办?问完这三个问题以后,你就不会再生气了。
家长:以前一生气直接就炸了,没这么想过。以后试试。
师:我们还可以冷处理,离开现场。当和孩子沟通出现警报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孩子再说一句,我就忍受不了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中场休息,离开这个现场,到隔壁房间,冷静一下,等过个十几分钟,再来处理问题。
家长:还可以中场休息啊!这个是不是和那个拿个牌子,暂时休战,是一个意思?
师:对,你也可以做一个牌子,在家里和孩子用,只要当对方举起这个牌子,当时无论我们和孩子怎么生气都要停下来,不准发火。
家长:很有意思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自我暗示法:当你发火时,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有害无益。”还可以自我激励法:在屋里悬挂林则徐写的“制怒”条幅。心里换位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与孩子互换位置,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
家长:这么多的方法啊!我觉得那个休战牌挺有意思,我去做一个吧!
师:当然可以了。
家长:谢谢您,赵老师。我以前一直以为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原来很多时候都是我的情绪惹得祸。我以后会控制好情绪,和孩子好好交流沟通的。
师:对,只有我们家长对孩子做到:“我懂你,理解你,包容你,当然我也约束你,规范你”这样孩子才会想着“因为你懂我,所以我愿意听您的”。我们的孩子才会更加的愿意与父母交换想法,在讨论中表达各自的见解。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自主成长的自我规划了。不要急,慢慢来!
家长:感谢赵老师,我会努力做到的。
师: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再见!
家长:再见!
作者简介:
赵文芹,河南省获嘉县凯旋路小学语文教师。新乡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新乡市妇联特聘讲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喜欢读书和思考,喜欢学习的“输入”也喜欢“输出”的分享,不断修身正己,渴望与更优秀的自己相拥!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