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悟 | 程丽慧:一场虚惊引发的思考

摘要:清明节,在一个家属院进行防疫值岗。我们身穿红马甲,在支部的红旗下,履行着我们的职责——让每位进入院内的人扫码、测温、消毒。 虽刚步入四月,中午太阳的威力已与夏季旗鼓……

  清明节,在一个家属院进行防疫值岗。我们身穿红马甲,在支部的红旗下,履行着我们的职责——让每位进入院内的人扫码、测温、消毒。

  虽刚步入四月,中午太阳的威力已与夏季旗鼓相当,灿烂的不像样。街上的行人来去匆匆,而我们的志愿岗点,一片红色,尤其亮眼,已成为这个街口一抹独特的风景。

  午后时分,阳光热情的让人心生怯意。精神有点萎靡,还有些许倦怠。突然,一个骑电动车的女士停在我们面前,却没有进入小区的意思。对着我们着急的说:“你们赶紧去看看吧,前边有个骑三轮的坐在车上晕倒了。”

  一时之间,我们竟没反应过来。她接着又说:“你们不是志愿者吗?跟你们说一下,帮忙看着,万一那个人得的是急病,别让人碰着了。”哦,明白了,原来她是善意地请求我们的帮助。

  顺着她指的方向,的确看到对面有辆小三轮车。但路面反射着阳光,明晃晃的一片,加之视力欠佳,我们看不大清楚。

  “现在什么情况?”我们问来人。

  “已经有人打了120了。”

1

  我和同事立马决定,一人留守值班,一人过去看看。

  等待红绿灯的过程,心情很是着急。很担心是一位老人,关于“心梗?脑梗?心脏病?猝死”的词语反复在脑海中盘旋。我暗下思量,这一分一秒都是关键啊,120快点来吧。

  但愿一切安好。

  终于绿灯。我快步疾走,看清楚了状况:电动车的驾驶座上,一个戴口罩的男人,约莫四十多岁,看上去很健硕,但是身体斜斜的耷拉着,纹丝不动。

  我一阵心惊,除了来往车辆,周围没见有人啊,120打了吗?时间就是生命,我拿出手机毫不犹豫的快速拨打,电话一接通就直奔主题说明情况。电话那头告诉我,120已经出发。我松了一口气,看来的确有人打过了。

  这时,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士走过来告诉我,她已经打过110和120了。而且,她和老公孩子一家三口也在守候着这个素昧平生的人。

  我和这一家三口默契地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专注地看护着这个似乎晕倒的人。

  来往的行人很多都发现了这里的异常,或停车驻足,或回首张望,或好奇询问。我所能做的就是告诉大家,已经打过急救电话,大家散了吧,别堵塞交通。

  这个时候,感觉自己身上的志愿红是那么耀眼,同时也感觉这抹志愿红是那么沉甸甸!

  很快,急救车呼啸而至,我的心刹那间似吃了一颗定心丸恢复了平静。

  一位医生拍了拍那个人,一位医生为他把脉。此时,我听到医生说,一股酒气!很快,在医生的唤醒下,他使劲地睁了睁茫然而又迷离的双眼,遂又沉沉的闭上。寸把长的头发里,密密麻麻的汗珠布满其中,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看来,真的是喝多了!真的是虚惊一场!在确定了没事后,我选择了离开,继续值岗。

  坐在岗点,远远望去,110和120都已经到位,有条不紊地处理着。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警察骑着那辆三轮车,载着醉酒的人缓缓到了我们的岗点旁边。我和同事相视一笑,感觉既好气又好笑。

2

  可是听到那个人的言语,顿时怅然若失。他对着警察说,你把我三轮车丢了怎么办?!谁他妈报的警?我在路边睡会儿不犯法吧?……警察好言相劝,平静中透着无奈,而他却丝毫不领情,依旧骂骂咧咧。

  警察不再与他浪费口舌。转而给她的家属通了电话,开始等待。

  那个醉酒的人,兀自吞云吐雾。如皇帝临朝一般惬意的坐在三轮车后座上,好不自在!

  须臾,她的妻子和一双儿女来和警察进行交接。女人免不了几句唠叨,而他丝毫不觉惭愧,心安理得地由妻子当司机,载着他和女儿,与儿子一起离开。而他依然手持香烟,开心的搂着女儿,如英雄归来般,潇洒、惬意。

  本来,我还为自己身上的志愿红而自豪;为自己尽了绵薄之力回馈社会帮助他人而愉悦;为今天善良的陌生人而感到暖意融融;为今天的主角平安健康而欣慰。而此时,心里却开始五味杂陈……

3

  醉酒的人也许还有几分醉意,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浪费社会公共资源;也不知道自己随口的牢骚让帮助他的人有多心寒;更不知道潜移默化中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哪些不良的影响……突然之间,想起了今天看的新闻:上海因为封控,一位医务人员奋战在一线。家中的丈夫不会照顾幼子,遇上热心好邻居每天为这家送中、晚两顿饭。网络上一片赞扬“中国好邻居”的声音,传播了许多正能量。

  然而,细思却觉问题之严重:孩子已经两岁,爸爸却丝毫没有照顾之力。试着想象下,作为医务人员的妻子,每天忙碌工作之余,到家肯定是马不停蹄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忙的如同陀螺。

  而丈夫,可能袖手旁观都谈不上。如若旁观,照葫芦画瓢也会了,还会如此不知所措?丈夫之位的缺失可见一斑。

  而这,生活中比比皆是,司空见惯。

  作为教育者,作为女性,深以为教会男孩子承担责任,学会劳动,掌握生活必备的能力是多么重要。小则关乎家庭,大则关系社会。

  正如今天的“男主角”,给警察、给妻子带来的麻烦,丝毫不以为意。反觉妻子为他的付出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那一刻,感觉这个丈夫已然变成了需要妻子守护的孩童。角色倒置带来的落差,这背后所折射出的,不正是对男的宽松教育的结果吗?

  在小学任教了十多年,优秀的女孩子比比皆是,优秀的男孩却如凤毛麟角。不仅仅是生理发育迟早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不同。

  真心希望,在教育男孩的问题上,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和家长们的深思和重视……图片

4

  作者简介:

  程丽慧,河南省荥阳市龙港路小学语文教师。热爱生活,乐于思考,爱好阅读,经常徜徉在文字中享受生活的乐趣。空暇时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在生活中写意,在写意中抒情。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