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骁来源:正阳县第十四小学2022-03-19 09:25
加入新网师的目的无疑是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有教育理想,可以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老师。做一名学生喜欢,可以启迪学生智慧、点亮学生内心的老师。
但是我们的追求不一定能够真的实现,因为想要做一名好老师,不仅仅是有心就行了,还要有具体的行动。加入新网师算是开始行动了吧?我想是的。让老师们觉得有盼头,让老师们觉得自己可以,是这个团队中应该有的精神。
但是加入新网师以来我感受到的是各个群里的动态更新中很多老师都在表达自己的焦虑。加入新网师的老师们所在的教学阶段、年龄结构、学习力都很难说在同一个层次上,这样的团体更需要有团体动力,这本身也说明了新网师的包容性和接纳性。但是从2月14日选完课到今天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真的很努力地在读书、打卡、听课,一个想要负责任的成年人,他的自由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手头上的工作、一日三餐的打理、照顾孩子,中年人的现实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每一天都在时光的缝隙里寻找读书的自由时间。但是自我感觉与新网师的要求还是有很远很远的距离,甚至一度觉得自己是在选择一场磨难,硬着头皮坚持下来除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从不认怂之外就是还有想要成长的内在愿望。
人,大抵都是这样的,向上、向善、向美!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就是要尽可能地催生和保护我们所遭遇的孩子们这种向上的精神或者说抓住他们心中的一个个积极的闪念。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我们往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过多地强调了学习主体的不努力、不主动,预言了某一些孩子的不可以。现在的小学生就表现出的厌学、厌世、迷茫,对一切人和事物都没有任何兴趣的懒散、颓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这些一定与他们原生家庭有关。可是作为人师,我们有没有反思过可以有唤醒或者改变的办法呢?还是听之任之、麻木不仁呢?
但是在3月8日的夜晚,新网师《发展心理学》的第1讲里,我却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增强了我学习的自信。这种快乐和自信一洗这么多天以来的犹豫和怀疑。丁敬耘老师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以及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通过一节课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群里的互动都是“丁老师好可爱”“老师把艰涩难懂的知识讲活了”“原来心理学一点都不难呀”......这样的评价。
喜欢上了这门学科,这真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觉。
记得在很多年前,听孔庆东教授做客百家讲坛,讲授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的时候,他有一句话至今难忘。他说,真正的大家、真正的侠客不仅仅是举重若轻,而且有举轻若重的能力,如果能够摘叶飞花皆成武器就更见功力。那么摘叶飞花皆成武器,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有把很平常很普通的事物价值发挥到极致的能力。

丁老师在发展心理学的第1讲里。把学术性很强,读起来艰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讲述的生动有趣,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有理论,有事实,又有生活中的案例剖析,帮我们理清了各种流派的不同观点、发展心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研究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特征。在讲课过程中,丁老师的宽厚仁爱,语言的生动形象,善于理解人,又时刻在照顾大家的学习状态和实际水平,一下子让我们觉得在这样的老师的带领下,这门课的学习是有趣味性的,是容易学习的。在整个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从来没有觉得老师是高高在上的,是在俯视这些基础并不太好的学员,我们也从来没有觉得丁老师有严苛的要求。没有嫌弃,没有说教的感觉,没有居高临下的距离,没有让我们觉得心理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没有深厚的理论背景,没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我们是学习不好的等等等等。
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呢?一个好老师一定是可以借助他的课堂把他所教的这门课的价值给予学生最大的影响,让他的学生对他所教的这门课产生兴趣,爱上他所教的这门学科;甚至喜欢上这个老师,按照老师的榜样塑造自己的未来;或者启迪孩子的智慧,让孩子保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启迪孩子的人性,让孩子相信努力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丁老师的课堂上每一句话,师生的每一次互动都成了让我们爱上心理学的武器 。
仔细回想,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一节课所教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从当初的怦然心动到激动不已再到在付诸行动,莫非老师给大家赋予了新的能量?大师大抵是这样吧!

作者:张晓

参考信息 · 2024-12-14 15:58:08

校园风采 · 2020-04-02 14:27:32

综合新闻 · 2020-07-25 10:05:46

校园风采 · 2022-08-09 09:10:32

校园风采 · 2025-04-24 10:19:46

校园风采 · 2025-09-16 13:57:09